看见 – 生活不需太用力

在高中时陆陆续续看了很多柴进的文字,上周看见了看见,抱回来一口气看完,写的很好看,很吸引人。”看见”这个书名我觉得挺讽刺的,这个国度只给了少数人“看见”的权力,看这本书,跟着柴静的脚步,可以回顾一下过去的十年,中国发生了多少荒唐事,并且一直这么荒唐下去。

1.不要因为走得太远,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。——陈虻
2.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,才会忘记自己。
3.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,但是你当了记者,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。
4.人们在还能笑的时候,是不容易被打败的。
5.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。
6.我不管那么多,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,我必须知道。到那个时候,我才知道什么是陈虻说的欲望。
7.痛苦也是一种清洗,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。
8.我看到了一些东西,但只不过是隐约地感到怪异,仅此而已,仅此而已。我觉得自己只是大系统里的一粒小螺丝,一切自会正常运转,我只是瞥到了一点点异样,但我没有接到指令,这不是我节目的任务,我觉得转过头很快会忘记。然后我就忘掉了。(关于非典的说明)
9.“在清水里呛呛,血水里泡泡,咸水里滚滚”
10.人性自身却有它的力量,它从故事的枝条上抽枝发芽长出来,多一根枝条,就多开一层花,越来越繁茂广大。
11.对人的认识有多深,呈现才有多深。
12.最大的谜,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,能不能打开它,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。(双城的创伤)
13.我从来没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,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。
14.红楼梦——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
15.生和死,苦难和苍老,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,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。我们终将浑然难分,像水溶于水中。
16.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,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。——作家野夫
17.人是一样的,对幸福的愿望一样,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,只是她生在这儿,这么活着,我来到那儿,那么活着,都是偶然。万物流变,千百万年,谁都是一小粒,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。
18.石头就在那儿,我不仅要让人看见它,还要让人感觉到它。——爱伦堡
19.他人经受的,我必经受。
20.今天你可以推动获得之母的权利,你不抗争,明天你同样会推动更多的权利……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,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结果……有一天,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。
21.五十年后,在帕克斯的葬礼上,美国国务卿赖斯说:“没有她,我不可能站在这里。”
22.人人生而平等,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,其中包括生存权、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。——《独立宣言》
23.“中国人习惯了听从权威,大家都被这样教育着,权威是至高无上的”
24.保重身体,来日方长。
25.一九四六年,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:“你们要争独立,不要争自由。”……“你们说要争自由,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,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,给你自由而不独立,仍是奴隶。独立要不盲从,不受欺骗,不依赖门户,不依赖别人,这就是独立的精神。”——郝劲松
26.“能独立表达自己的观点,却不傲慢,对政治表示服从,却不卑躬屈膝。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,看到弱者知道同情,看到邪恶知道愤怒,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”——郝劲松
27.“记者提供的是事实,不是情绪”
28.“痛苦是财富,这话是扯淡。姑娘,痛苦就是痛苦,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”——陈虻
29.“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,另一个是坏人,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,只有做了好事的人,和做了坏事的人”
30.“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,这个社会进步就有多大,一个文明、民主、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”
31.“俄罗斯的人民用花朵纪念她,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,比什么都柔弱,但比恐惧更强大”
32.“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死去就神话它”这话硬而清脆,像银针落地。
33.“质问当权者是我一直的努力,我认为事实本身是存在的”——丹.拉瑟
34.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,但我慢慢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,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面前。
35.“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,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。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、不断怀疑、不断幻灭、不断摧毁、不断重建,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。或者说,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,从而取得平衡,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”——某位观众
36.思想的本质是不安,一个人一旦左右摇摆,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现了,自会剥离掉泥土露出来。
37.您认为媒体有偏见,是的,可能媒体会有偏见,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,但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,让意见与意见较量,用理性去唤起理性。
38.“你要成为一个写作者,就要跟各种各样的人保持接触,这样才可以去研究和了解他们的一切特点,而且还要向他们寻求同情与共鸣,这样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……你必须投入广大的世界里,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它。”
39.Doing the right thing is the best defense.-Ann 准确是最好的防御。——安娜
40.《金刚经》里,有一句“念起即觉,觉即不随”,人是不能清空自己的情绪判断的,但要有个戒备,念头起来要能觉察,觉察之后你就不会跟随它。
41.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,而自我感动、感动先行是准确的最大的敌人,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。
42.“如果更多呢?总有一个能打动你的点吧?你只是不会那么轻易地动摇你的底线,这是你和我的区别”
43.“无论如何,你看到的总是你自己。死在路上的甲虫,它是像你一样为了生存而的生命,像 你一样喜欢太阳,像你一样懂得害怕和痛苦,现在,它却成了腐烂的肌体,就像你以后也会如此”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国医生施韦泽
44.“其实对动物不好的人不一定对人不好,对动物好的人也不一定对人好。”
45.“心理医生说有的人为什么要拼命吃东西,因为要抑制自己表达不出来的欲望”
46.“作为一个记者,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艰难,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,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,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……在这个职业中,我愿意倾尽所有,但是,作为一个人,我是如此不安。”
47.“有的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”
48.“嘲笑、轻蔑、愤怒、报复这些情绪,都与恨有关或者含有因恨而起的成分,不能成为善。”——斯宾诺莎《伦理学》
49.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。善当然存在,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。歉意不一定能弥补,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,忏悔也许存在,也许永远没有,都无法强制,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。一个片子里的人,心里有什么,记着只要别拿石头拦着,他自己会流淌出来的,有就有,没有就没有。
50.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,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,希望不能脱离恐惧存在,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,和心灵的软弱无力。——斯宾诺莎
51.他定义观察的实质是:“不赞美,不责难,甚至也不惋惜,但求了解认识而已。”
52.“什么是真实?真实是很丰富的,需要有强大的能力才能看到,光从恶中看到真实是很单一的,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,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。”
53.“将来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人,她也爱上你,从她看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,就是真正的洁白。”
54.“西藏人有句话说,幸福是刀口舔蜜。唐山首先是个刀口,如果刀口本身的锋利和痛感感觉不到,后来的蜜汁你吮吸起来也会觉得少了很多滋味。”
55.“在认识这个事件的时候,有一个干预他的事件发生了,但你原本可以通过拍摄它,看到这背后更深刻的真实,你失去了一次认识它的机会。”
56.“我二零零二年为什么得病,就是老想不该想的事,现在为什么快乐,就是不想那些事,只想怎么把该做的事情做好,这一点可能更重要。”——小崔
57.“别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,要去感受生活里发生的东西”——陈虻
58.“现在早过了我提供观点让别人读的年代,我们只提供信息,让人们自己作是非对错的判断。”——朝日新闻编辑
59.“一个人忘掉过去可能有自我净化的作用,但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同了,尽量掩盖,假装这类事根本没有发生过,难道对我们民族的良知没有损害么?”——朝日新闻编辑
60.“这些应该是有着足够道德良知的个体,为什么会落入集体性狂热和盲从之中?每个民族或国家的人,不妨都这样问问自己。”对历史说真话,就是对现实说真话。
61.《大公报》在国民党统治下,以“不党、不卖、不私、不盲”立世,一纸风行。
62.“随声附和是谓盲从;一知半解是谓盲信; 感情冲动,不事详求,是谓盲动; 评诋激烈,昧于事实,是谓盲争”——张季鸾(原《大公报》主编)
63.“新旧之间没有诉讼,唯有真与伪是大敌”——钱钢
64.一个拉丁诗人信奉一句格言:“一个了解事物原由的人,才是幸福的。”如果他住在中国,会把格言改成:“试图寻找事物原由的人,是要倒霉的。”——亚瑟.史密斯(《中国人的性格》作者)
65.康德对启蒙的定义不是谁去教化谁,而是“人摆脱自己造就的蒙昧”
66.“人怎么才能宽容呢?”“宽容的基础是理解,你理解吗?”
67.“有时偏见的造成是利益和庇护,也有无知和蒙昧。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,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。”
68.“对事苛责,对人宽容。”
69.“大胆地假设,小心地求证。这种方法可以打倒一切教条主义、盲目主义,可以不受人欺骗,不受人牵着鼻子走。”
70.“有了不肯放过一个塔真伪的思想习惯,方才敢疑上帝的有无。”
71.“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,把它准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长时间和更多气力,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。”胡适说过做事情要“聪明人下笨功夫”
72.“一个不关注真相的民族,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,一个不追求真相的社会,必然是一个堕落的社会。”
73.“知道死,和经历它,是不一样的”
74.“我以为我能就此脱身而出,不受任何影响和改变,但事实却是我根本无法解脱。根本不可能做到视而不见,即使不听,痛苦还是能渗透到你内心深处。”——安德森.库珀(CNN记者)
75.“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,才有资格说,我理解你。”
76.平淡而近自然。——胡适
77.没有什么是不朽的,包括艺术本身。唯一不朽的,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。——梵高
78.“只有最亲的人才能了解和陪伴你的伤痛。”——老范
79.“失败不是悲剧,放弃才是。”
80.“不惹眼,不闹腾,也不勉强自己,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,凝视人心。”——阿久悠(《津轻海峡冬景色》词作者)
81.“你的主题要涵在结构里,不要蕴涵在只言片语里,要追求整个结构的力量。”——陈虻
82.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,叫“巴泽尔困境”,就是没主的事情,会有很多人来要占便宜。这个困境与道德关系不大,而是一种必然发生的经济行为。
83.“社会保障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,在哪个国家、哪个地方,可以跟老百姓讲,你要获得我的公共服务,你就要拿你的财产来?这是在制造新的不平衡。”
84.“思想本身也不会错,是你错了,是你在叙述这个思想的时候,叙述的节奏、信息的密度和它的影像化程度没处理好,所以思想没有被传递。”
85.“不是我在引导提问,是逻辑在引导我,逻辑自会把链条只只咬合,使任何一环不能拆解,这链条就是结构。结构不是记者创造的,记者只是看见它,把它从深埋的泥土里剥离出来。”
86.“中国经济如果出问题,一定是农村经济出问题,中国未来一个大的坎就是几亿人进城,就看这个坎能不能过得去。……而能不能越过这个坎,关键就在于有没有科学、民主、公平、公正的制度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当前征地制度的改革,不仅仅是在为九亿农民争取他们手中应有的权益,也是在为这个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寻找公平有序的未来。”
87.“其实我从不拍政治,我只拍普通人,只不过普通人的生活反映出了政治。”——刘香成(《时代》周刊华人记者,曾经获得普利策奖)
88.“不能用道德眼光看任何问题”
89.“空的,做不了的。如果是有了目的,故意去做什么了,没有用的,没有效果,那是假的。”——卢安克
90.“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,把它隐藏起来,那就等于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。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,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,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。”——曼德拉
91.“不是不喜欢物质,我喜欢自由。”——卢安克
92.“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,而是承受了什么”
93.改变自会发生,但这不是我的目的,也不是我的责任,不是压在我的肩膀上的。——卢安克
94.“我觉得如果只有物质,那只有害怕,如果有比物质更重要的事情,就不用害怕了。”——卢安克
95.“破坏和脱离精神依赖并得到独立意识的手段就是相信自然科学。人们只有相信科学,才能独立思考,才能在精神方面获得自由。”——卢安克
96.现代社会人的追求就是想要有保障,对一切的保障。如果出现意外,人们马上就要找一个负责人,让上级负责任。上级就很紧张,怕出事,所以要管好一切,不允许任何意外发生。反过来说,我们为什么要提那么多要求?偏偏这些要求给我们带来的是不自由。——卢安克
97.他写过,感受不是欲望和情绪,没有要达到什么的动机,只是“诚实和持续不断地对事物平静观察”。卢安克要的不是别人按他的方式生活,恰恰是要让人从“非人”的社会经验里解放出来,成为独立的自己。人们不需要在他那里寻找超我,只需要不去阻止自己身上饱含的人性。
98.卢安克:我最害怕的是崇拜者,因为崇拜基于的往往是幻想。崇拜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失望。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。其实,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,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。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,因为这样,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。
99.曾有过无数次,在被自身弱点挟持的时候,我挣扎着想以“卢安克会怎么做”来脱身。改善常常是不可能的,但多多少少,因为他的存在,我体会到一些从没想过,未曾明白的东西——把自我交付出去,从此就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与自由。
100.空虚只会导致消费和破坏,只有当人们能感到创建自己世界的满足,不会与别人去比较,不会因为钱,因为外界的压力感到被抛弃,这才是真正的归属。
101.纪律可以带来秩序,但却是被动的,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,一群人,一个社会,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。
102.教育是人与人之间,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,它永不停止。——哲学家雅斯贝尔斯
103.“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。”
104.“如果带着强烈的预设和反感,你就没有办法真正认识这个人,也难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。”
105.“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,才能了解和理解,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,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”
106.“……不光是家长,不管任何人,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,这就是错的方式。”
107.“所谓专制,就是坚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想法。”——顾准
108.“所谓和解,是在心里留一个位置,让那个人可以进来。”
109.陈虻说:宽容的基础是理解。我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。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,心就变软了,软不是脆弱,是韧性。
110.成功的人不能幸福,因为他只能专注一个事,你不能分心,你必须全力以赴工作,不要谋求幸福。——陈虻
111.谁都可以选择,区别在于你的选择是不是有价值。
112.不要过于热衷一样东西,这东西已经不是它本身,变成了你的热爱,而不是事件本身了。
113.哪儿有什么胜利可言,挺住意味着一切。——里尔克
114.什么是幸福?这就是幸福,进步就是幸福。我的起点太低,所以用不着发愁别的,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,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,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,想到这点就忠实了。
115.你必须退让的时候,就必须退让。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,必须前进。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,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,非常冷静,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,非常冷静。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,退到一环,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。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,你可以脱靶,这就是动作的策略,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。那是堕落。——陈虻
116.“我们做的事情,都是为了让众继续对明天有信心”——陈锡文
117.这本书中,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,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,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,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,因为工作原因,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。他们是流淌的,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,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,摇摇欲坠,土崩瓦解。这种摆晃是危险的,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。
118.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,不断推翻,不断疑问,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,一个国家由人构成,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,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,就要如何报道自己。
119.陈虻:你要听懂了我的每一句话,你一定误解了我的意思。不要过于热衷一样东西,这东西已经不是它本身,变成了你的热爱,而不是事件本身了。痛苦是财富,这话是扯淡。姑娘,痛苦就是痛苦,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。我不是要告诉你怎么改,我是要激发你自己改的欲望。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?
120.”你想采访弱者,就要让弱者同情你。”
121.海子有句诗,深得我心:”天空一无所有,为何给我安慰。”
122.张北川:”我们的性文化里,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,把无知当纯洁,把愚昧当德行,把偏见当原则。”
123.他私下里教育我:”你生活得太塑料了,不真实。”我白他:”怎么了?””过分得体。””什么意思?”他来劲了,比划比划:”要像打枪一样。有句话,叫有意瞄准,无意击发。要有这个’无意’。”
124.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,认为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招致了某种命运。
125.做新闻,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,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,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。(王开岭)
126.认识这么多年了,两人还是这样,能把一步之遥走成千山万水。
127.原来大家童年都寂寞。
128.能说的都已知道,不能说的也不必再说。
129.”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,我不再与世界争辩,如果离去的时刻钟声响起,让我回头看见你的笑脸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以盗版加工为主,原创为辅,意在分享,收藏,记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。不代表任何组织,不代表任何商业机构,也不代表我个人所有想法。
心晴客栈 » 看见 – 生活不需太用力

发表回复